• <li id="ihgxe"></li>

  • <tbody id="ihgxe"></tbody>
  • <tbody id="ihgxe"><track id="ihgxe"></track></tbody>
      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七大車企上半年賺超328億,長城、東風凈利縮水超七成
      中新經緯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07日 16:26
      中新經緯
      2023年09月07日 16:26

        中新經緯9月7日電 (牛朝閣)近日,多家上市車企陸續披露2023年上半年財報,其中上汽集團、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東風集團等七家主流上市傳統乘用車企業報告期內的歸母凈利潤總額達到328.6億元。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上述車企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營收增長,不過在盈利方面卻“有人歡喜有人憂”:比亞迪、長安汽車增速明顯,廣汽集團的歸母凈利潤出現腰斬,長城汽車和東風集團的同比跌幅超過七成。

        比亞迪賺超百億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收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54億元,同比增長204.68%。

        比亞迪賺超百億背后,是該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共計銷售了125.56萬輛汽車,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底,比亞迪本年度累計銷售了179.22萬輛,同比增長82.16%。

        凈利潤增速明顯的還有長安汽車。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收654.92億元,同比增長15.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53億元,同比增長30.65%。

        銷量方面,長安汽車上半年共銷售121.57萬輛,少于上汽集團和比亞迪,增速僅次于比亞迪,同比增長7.99%!懊鎸ρa貼退出,需求不足,超預期市場波動等風險挑戰,全力‘增存量’‘搶增量’,制定實施了‘百億惠民購車季’‘油電同價’等市場應對行動,應對了競品價格下探對長安汽車產品的沖擊!遍L安汽車在半年報中表示。

        除比亞迪和長安汽車外,在上半年保持歸母凈利潤增長的還有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

        半年報顯示,上汽集團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265.55億元,同比增長3.34%,是所統計車企中營收規模最大的車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0.85億元,同比增長2.54%。

        在銷量方面,上汽集團上半年共銷售了207.16萬輛,同比減少7.28%,而最新數據顯示,累計銷量的同比降幅還在擴大,上汽集團在2023年1月至7月累計銷售了247.18萬輛,同比減少了9.82%。

        半年報顯示,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31.82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為15.71億元,同比微增1%。

        長城、東風、廣汽,“增收不增利三兄弟”

        和上述企業形成對比的是長城汽車、東風集團、廣汽集團,這三家車企雖然都實現了營收的增長,但都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營收699.71億元,同比增長12.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61億元,同比大幅減少75.69%。

        銷量方面,報告期內,長城汽車共銷售51.92萬輛,同比微增0.14%,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長城汽車本年度累計銷售74.24萬輛,同比增長4.76%。

        對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幅減少,長城汽車在半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產品結構調整,基于2023年新產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研發投入,及匯率收益減少所致。

        凈利潤縮水超過七成的還有東風集團。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東風集團實現營收456.77億元,同比增長2.89%,凈利潤為12.7億元,同比減少76.91%。

        和凈利潤同步減少的還有東風集團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累計銷售了94.55萬輛汽車,同比減少23.39%。最新的數據顯示,東風集團銷量下降這一趨勢仍在延續,2023年1月至7月,東風集團積累銷售了110.89萬輛,同比減少24.7%。

        對于銷量減少,東風集團在半年報中表示,中國汽車市場仍處于恢復階段,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效益水準處于低位,整體需求溫和回升但不及預期。

        相較于長城汽車和東風集團,廣汽集團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更高的營收增長和更多的銷量,但凈利潤仍然近乎腰斬。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營收615.88億元,同比增長27.12%,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9.66億元,同比減少48.42%。

        銷量方面,廣汽集團在報告期內共銷售了116.30萬輛,同比增長1.14%,根據最新公布的產銷報告,2023年1月至7月,廣汽集團累計銷售了135.39萬輛,同比減少1.18%。

        價格戰影響幾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車企公布的半年報中,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價格戰的影響。

        廣汽集團在半年報中指出,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動蕩,需要應對消費需求不旺、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價格戰沖擊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

        比亞迪也提到,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一季度促銷政策切換和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需求受到壓制。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目前,汽車行業處于大變革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短期內可能不會緩解,對整車企業的盈利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燃油車盈利,但萎縮較快。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痹诔寺摃貢L崔東樹看來,汽車行業矛盾壓力較大,汽車行業利潤艱難。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7月的汽車行業收入為5.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成本為4.64萬億元,增長12%;利潤為2583億元,同比增長1%;汽車行業利潤率4.9%,相對于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4%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行業下半年的價格戰或已再度打響。中新經緯此前走訪時發現,幾乎所有車企的門店門口都擺放有“限時立減”“購車禮”等優惠字眼的展板,且價位、優惠力度等關鍵信息做了標紅處理。

        據中新經緯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特斯拉、極氪、零跑等10余家車企紛紛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降價,單車降價幅度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至于價格戰還會持續多久,業內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論。據報道,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認為,未來3年至5年內,價格戰仍將持續;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則表示,車企轉型不結束,價格戰就不會結束。而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2023年下半年價格戰不會大面積打起來。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牛朝閣:niuchaoge@chinanews.com.cn) (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公司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欧美大尺度禁片露器官电影观看|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动作片www|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1. <li id="ihgxe"></li>

    2. <tbody id="ihgxe"></tbody>
    3. <tbody id="ihgxe"><track id="ihgxe"></track></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