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介紹】
盤龍嶺村位于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00畝,水面近800畝,人口3240人。2014年被確定為省定貧困村。
該村進行整村土地經營權集中流轉,因地制宜發展“湘蓮”立體規;尊B,盤龍嶺“荷花蝦”聲名鵲起。2016年成功脫貧“摘帽”,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7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00萬元。
【蛻變故事】
“劉書記,好久沒看見您啦,快來屋里坐坐……”10月25日,跟隨老支書劉正科走進盤龍嶺村,村民熱情地跟他打招呼。曾在盤龍嶺村當了11年村主任、12年村支書,村里800多戶人家的門檻他都踏進過,如今卸任6年了,仍關注著村里大大小小的變化。
“短短幾年時間,盤龍嶺村實現了從省定貧困村到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國家級森林鄉村的華麗蝶變,村民都過上了好日子!眲⒄瓢旬斈曜约合胱龆鴽]做成的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土地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盤龍嶺村位于長沙海拔最低處,由于地勢低洼,曾經下雨就淹水,農民種水稻效益差!澳菚r候,村里只有一條3米寬的砂子路,連路燈都沒有,真正是‘致富無門路,發展無思路,出門無寬路’,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眲⒄苹貞。
脫貧攻堅的春風吹拂農村大地,在政策扶持下,村里拓寬提質紅南公路,疏?购抵鞲汕,鋪設污水管網優化水質,改建村級衛生診療中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發展的骨骼搭建起來了,還得提升造血能力。如何提升?“既然土地是村里最寶貴的資源,那我們就以土地流轉作為突破口,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眲⒄普f。
在村委新班子成員、也是現任黨總支書記劉浩的帶領下,經多方學習考察,結合地勢特點,村里將“荷花+小龍蝦”特色種養確定為產業方向,并成立土地專業合作社,全村870戶農戶以土地為股份入社,一畝為一股。2018年,村里將近3000畝土地劃分為大小不等的5宗,對其5年的經營權集中流轉拍賣,開了全省整村土地流轉之先河。
轉變的過程是艱難的!皠傞_始,對土地流轉這個‘新興事物’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很多!眲⒄普f,盡管前期已經逐一上門向村民講述土地政策和市場前景,但集中流轉拍賣會當天,很多養殖戶仍然處于觀望狀態,第一輪拍賣時竟沒有人舉牌。
“我是黨員,我來帶這個頭!”現場鴉雀無聲之時,張星站了出來,拍下第一宗土地。不僅如此,他還向大家耐心講解各種補貼優惠政策。慢慢地,其他的養殖戶也動了心,紛紛舉牌,最終5宗土地全部競拍成功。
“今年,我流轉的200畝地共產出2.5萬公斤蝦,早在9月份就銷售一空,我們的蝦不愁銷路!”秋日暖陽下,趁著晴好天氣,張星正忙著肥水、曬池、整池,為新一輪蝦苗的培育做準備。他樂呵呵地說,村上積極與省級餐飲龍頭企業文和友集團對接,達成了水產品供銷協議,文和友不僅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他們養大蝦、養精品蝦,還以高于市價的價格收購符合標準的蝦。如今盤龍嶺的“荷花蝦”已成為文和友餐桌上的口味蝦、蒜蓉蝦、油爆蝦,是食客們爭相追捧的“香餑餑”。
由于種養效益明顯,去年底經營權到期時,村里成功完成了第二輪整村土地流轉,并新增13家荷花蝦養殖大戶。
今年,又引進湘蓮產業延伸提質項目,與岳陽嘉聯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高品質荷葉茶、銀耳蓮子羹等農副產品,預計每年增加產值100萬元,村里的荷葉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網紅打卡地,來了不想走
劉正科帶著記者漫步在盤龍嶺村的荷里喬江美麗宜居村莊,只見屋舍儼然、菜畦整齊、環境清幽、鳥語花香。龍蝦橋、遇見荷花蝦廣場、荷里時光長廊等荷花蝦主題景觀,為這里增添雅趣,城里來的客人可在此搖船賞荷、釣蝦品茶,靜聽蟲鳴蛙聲,找回內心的寧靜。
美好的環境得益于美麗宜居村莊建設。村民的“腰包”鼓了,幸福感更強了,大家齊心協力建設家園,提質改造公路,完善基礎設施,修建文化廣場……近兩年共修建了4個美麗宜居村莊。
去年4月,在農科片3組組長蘇營坤家前坪,那場順風渠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籌資籌勞大會,讓劉正科記憶深刻。蘇營坤帶頭捐出2000元后,村民紛紛響應,蘇勇軍捐出自家種的20棵桂花樹;蘇新羅主動拆除雜屋,騰地300平方米建設廣場綠地;遠在他鄉的蘇紅春也遠程連線參與,捐款3000元……最終,順風渠美麗宜居村莊籌資籌勞折合20余萬元。
村莊變美了,農旅融合也有了承載空間,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開民宿、餐館、辦農家樂,吃上了“農旅融合飯”。村民楊清香在紅南公路邊開了一家蝦館,夏天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100多公斤蝦,她還請了幾名幫工,每個月發放2萬多元工資。
望城首個集主題民宿、特色美食、生態觀光、鄉村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項目“荷里喬江”,落地盤龍嶺村。
走進荷里喬江,可以看到游客在觀光區賞花垂釣、休閑游樂、開露營派對,在文創中心喝茶、閱讀、挑選心儀的文創產品,在美食區享用荷花蝦盛宴,還可在民宿區伴著滿天星光與清幽荷香入眠。
二樓的直播間,種養大戶蘇卓正在抖音上直播帶貨!巴ㄟ^這種方式,盤龍嶺村的荷花蝦、蓮子系列產品,以及脫貧戶的土雞、雞蛋、水果等農副產品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碧K卓告訴記者,“近期已在新媒體平臺上賣出200多只土雞、100多份蓮子禮盒!
“如今,盤龍嶺村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了‘賞荷花、呷龍蝦、當創客、住民宿、解鄉愁’的產業發展路子,近兩年共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營收240余萬元!眲⒑票硎,未來,盤龍嶺村將進一步夯實農業種養基礎,加大農旅融合力度,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村民感言】
老黨員毛迎軍:
我在盤龍嶺村住了一輩子了,現在是村里最美的時候,以前房前屋后都是雜屋,“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現在菜地整齊了,水塘清澈了,雜屋拆掉變成了健身廣場,婆婆子每天呷完晚飯就出門散散步、跳跳廣場舞,日子好愜意!
脫貧戶楊得伏:
2014年時我出了車禍,一條腿行動不便,愛人也身患疾病,家庭陷入困境。后來在村里的統一組織下,家里幾畝地流轉可獲得租金,今年村里又免費發放了100只雞苗,負責兜底收購,村里還為我愛人聯系了公益性保潔崗位,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老劉家蝦館老板楊清香:
村里環境美了,游客多了,我們在家門口也能掙錢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