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的《秋糧增產成定局》,我們來看糧食主產區江蘇省。眼下,江蘇各地秋糧收獲正在陸續展開。預計今年江蘇秋糧和全年糧食均呈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好形勢。
目前,江蘇省已收獲秋糧1898萬畝,進度約42%,其中水稻進度約24%,玉米和大豆收獲已接近尾聲。綜合農情系統調度和推廣系統技術分析,全年糧食單產、總產有望雙創歷史新高。
江蘇的秋糧以水稻為主,水稻常年種植面積占全省秋糧面積的75%。在張家港市經開區南新村,種糧大戶殷建華今年種植了162畝新品種水稻,眼下剛剛迎來收獲。
提升水稻單產,種子是關鍵。近年來,優質食味品種水稻在當地的種植面積不斷提升。此外,張家港市還在水稻生長周期全流程推廣應用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進一步夯實穩產基礎。
江蘇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72畝,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為了在有限土地里充分挖掘增產潛力,淮安市高成村的種植戶們今年除了選擇優質品種外,還應用了施肥新技術。
據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預測,由于良種良法的深入推廣應用,今年全省水稻的單產水平有望突破600公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江西:晚稻進入收割期 機械化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在江西,1800多萬畝晚稻進入大面積收割期。當地開展機械化收割作業,確保顆粒歸倉。
這兩天,在江西贛州市南康區唐江鎮西坑村,2000多畝水稻一片金黃,多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今年,當地推廣“稻—稻—油”輪作的模式,即一年在同一塊田里種兩季水稻之后,緊接著再種一季油菜,為搶抓農時,南康區組織了655臺收割機,全面開展18.75萬畝晚稻收割作業,壓茬推進油菜播種。為減損增產,宜春市萬載縣還組織收割機駕駛員開展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控制收割機割茬高度,降低機收損失率。
隨著晚稻進入收獲高峰,江西各地投入收割機9.64萬臺、水稻烘干機組1.52萬臺(套),全省138支農機應急救災服務小分隊全部投入農業生產服務。截至目前,江西全省秋糧已收獲進度61.5%。
廣東:全鏈條服務 助力晚稻豐產豐收
金秋時節,水稻進入收割期。廣東北部山區5市近500萬畝晚稻開始大面積收割,當地通過全鏈條服務助力豐產豐收。
這段時間,在南雄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千畝水稻田內,多臺收割機正在稻浪中穿梭收獲。這兩年,當地將原本兩百多塊零散的土地進行統一流轉,整合建設成高標準農田。
今年,當地產業園還配備了移動農情信息采集車,對剛收割上來的稻谷品質進行檢測。
廣東目前已建成38個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引導企業為農戶提供耕、種、管、收、儲、銷的全鏈條服務。預計到11月中下旬,廣東全省1459萬畝晚稻基本收割完成。